当前位置 > 资讯中心 > 其它资讯
抚州:融入海西“才子之乡”华彩转身
发布时间:
2018-05-18

转载自《海峡都市报》

核心提示 抚州,才子之乡。唐宋八大家王安石、曾巩,“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宋词开山晏殊、晏几道父子皆生于此地。 改革开放初始,因种种原因,抚州成了江西省的一个“经济洼地”,多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垫底,让才子之乡黯然神伤。 2004年,“海西”成为这个“洼地”的转折点。抚州响应海西战略后,闽商资本不断涌入抚州,此后三年抚州经济增幅居江西省第一。今年5月,国务院出台加快建设海西的意见,抚州市立即据此研究发展良策。海西,带给才子之乡重现往日荣光的新希望。 【抚州印象】 城市巨变 闽商功劳大 18日,从京福高速路进入抚州,已是夜晚。闪烁的霓虹灯、宽阔的道路、环境优美的住宅区和休闲广场,一座现代气息的城市展现在眼前。 突然,眼前的一片建筑群十分眼熟,当地人说它叫马家山广场,是抚州城的地标建筑之一。那金黄的外墙色调、四周耸立的尖顶塔楼,给人似曾相识之感。细问之下才得知,这片商用休闲住宅群,从设计到开发都是福建人,而设计风格就是参照福州中洲岛的建筑。 提起马家山广场,抚州福建商会会长林支新回忆起10年前的那一刻。1999年,林支新经朋友介绍,了解到抚州要建广场,便与几名福建同乡一起来考察项目。2000年,林支新和他的伙伴筹集巨资,投入到马家山广场项目中。 “那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坡,周边全是棚屋区。”林支新说,1999年夏天,他与朋友刚来考察时,抚州城还很陈旧、简陋,连出租车都没有。 闽商启发城市经营新理念 2000年,林支新进行马家山广场项目执行,在与抚州市政府有关领导交流时,发现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抚州没有城市规划。 林支新说,当时他向当地市政府领导提出,在建设市政工程和地产项目之前,一定要对城市有个总体规划,城市各区域应以块状划分,明晰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市领导一听,立即采纳,马上召集政府有关部门开会,成立工作组研究、制定抚州城市规划。 “以前抚州开发房地产都是在街边建几幢房子,后面的区域仍是棚屋区。”林支新回忆,当时他和一些福建商人就向市政府提出,这样搞地产开发会导致以后的项目更难推行,其拆迁安置成本更大,应成片开发。抚州市政府又一次采纳了闽商的意见。如今,抚州市区的住宅区和商贸区、休闲区错落有致,生活便利,得到外地客商的好评。 抚州市发改委的一位官员说,马家山广场占地2万平方米,是抚州的第一个广场,集休闲商贸为一体。它不仅是一座时尚美观的建筑,更大的意义在于启发了抚州开发、经营城市的新理念。 在马家山广场的启示下,抚州市政府大力推动城市广场工程,羊城广场、华南虎广场、桥东文化广场等一座座兼具商贸休闲功能的城市核心建筑拔地而起。 2004年,福建省提出海西战略的思路后,抚州市政府立即提出抚州要建设成为承接海峡西岸经济区辐射的桥头堡。为融入海西,抚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抚州建设成为现代工业新城,文化生态名城”的战略目标,完善城市功能,超前规划发展,以现代城市魅力留住更多外地客商的心。 【今昔对比】 “才子之乡”曾经的尴尬 抚州,闻名中外的才子之乡,因米粮广盛又被称为“赣抚粮仓”,却长期无法破解困扰自身的难题———全省垫底的经济。 据抚州市统计局的数据:1980年生产总值9.45亿元,2000年133亿元;1980年财政总收入9485万元,2000年8.8亿元。尽管经济一直在发展,但抚州始终位居江西省经济的底部。 抚州市经贸委副主任吴鉴铭说,以前抚州经济很落后,原因很多:一是以前抚州交通落后,是江西唯一无铁路干线通过的设区市;二是抚州虽是农业大市,但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国家级的工业项目没有,省级工业项目也寥寥可数;三是观念落后,以前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没有什么经商、发展经济的观念,不懂得现代商业社会那套习惯和规则。 吴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后,抚州看到福建发展得那么快,心里急啊。 抚州工业的“海西速度” 铁路与工商业,一直是抚州人梦寐以求的。2004年,抚州人的梦想渐渐走近现实。随着海西战略的实施,福银高速通车,向莆铁路开工,抚州如同一只长期低迷的股票,在海西题材的刺激下一飞冲天。 吴鉴铭介绍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抚州就已设有工业园,但发展缓慢,园区内企业寥寥,开工的就更少了,“没几个烟囱是冒烟的”。2004年,福建提出海西战略时,渐渐有一批福建企业入园。2005年,抚州市提出“对接长珠闽,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全力主攻两区(城区和工业园区)”战略,引起众多客商的兴趣,加上市政府给出税收、土地、水电等多项优惠政策和“保姆式”的企业服务,大批闽商纷纷入驻园内,多个大项目同时进行。 在抚州金巢开发区,燕京惠泉啤酒(抚州)有限公司在2005年仅用7个月就建成投产,这一速度至今仍在园区内保持着纪录。该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说,惠泉之所以这么快建成投产,就是看好海西战略下的抚州未来前景。目前,该公司年产啤酒二十多万吨,是江西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 闽商占抚州经济半壁江山 香港三盛集团旗下、隶属于泉州三威公司的江西添光化工有限公司很好地诠释了“海西机遇”。2004年9月,借助“9·8”投洽会的平台,泉州三威公司收购了抚州的赣东化工厂,成立江西添光化工有限公司,入驻抚北工业园区,从此发展迅猛。这家以钛白粉(一种工业添加剂)生产为主的企业名声在外,2006年,“添光”成为国内钛白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2007年,金红石钛白粉生产线项目成为江西省重点技改项目。目前,该公司年产钛白粉1.5万吨,年产值1.8亿元,纳税3000万元,成了当地财政的重要支柱。 “可以说,闽商占了抚州经济的半壁江山。”福建商会会长林支新说,目前,在抚州的福建企业近两千家,惠泉啤酒、添光化工、明恒纺织等企业是抚州的经济支柱。当地外经贸委的官员表示,闽商是抚州引资的最大份额,占全市引资额的40%以上。 经济从垫底到飞跃 抚州融入海西,闽商助力抚州,抚州经济迅速反弹。 2008年GDP达到434.05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是6年前生产总值的2.5倍,增幅连续6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 财政收入方面,2004年财政总收入12.9亿元,2005年15.3亿元,2006年突破20亿元,2007年突破30个亿,2008年财政收入达3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4%,增幅居江西省前列。 【融入海西新思维】 抚州官员谈海西 抢着发言 19日下午,记者来到抚州市政府会议室,恰巧抚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喻大荣正在主持一场会议。一直到傍晚6点,会议才结束。 喻大荣一听我们来采访抚州对接海西的题目,笑着说:“真巧啊,你们想采访的内容就是我们刚刚开会的主题。”据介绍,当天下午,市政府十多家相关部门的官员聚在一起,学习贯彻不久前国务院刚发布的《关于加快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文件。 “中央给出的海西政策很及时,给我们振兴抚州的新希望。”喻大荣说,抚州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个好地方。“才子之乡”、“赣抚粮仓”的美名绝对是实至名归。但工业基础太薄弱,起步也比较晚,丧失了很多发展机遇。现在中央把海西战略定为国策,而抚州又是海西二十城之一,这说明中央看准抚州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开会时,以前不愿怎么发言的官员也抢着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海西带来的这个机会,抚州绝不能错过,这是振兴抚州、恢复昔日荣光的新希望。 抚州看好向莆铁路大通道 抚州市经贸委纪检书记游小敏表示,抚州融入海西,要不断改善投资的软环境,营造招商的良好氛围。此外,还要打“文化牌”和“农业牌”。抚州是才子之乡,人杰地灵,要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将这一城市名片推广出去,达到深入人心的效果。抚州工业起步不久,要利用农产品的深加工与出口来积累资金,扩大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为进一步承接海西产业转移打下牢固的基础。 抚州市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借用海西这个平台,加快抚州的发展。抚州市副市长周小平说,现在,抚州市政府正在抓紧建设城市的基础设施,特别是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可以预见,向莆铁路一通,抚州经济将驶入发展快车道,很有希望在海西战略中赶超沿海发达地区。 海西更带来观念的转变 海西带给抚州的不仅仅是经济的腾飞,对当地的商业思想观念和行政效率也有很大改变,而这对抚州今后的发展是最关键的。抚北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戴昕说,改革开放初始,市政府把外地客商引进来后,服务跟不上,加上行政办事效率低,一个项目开工要拖很久,许多客商来了之后又走了。现在就完全不同了,工业园区内的规模企业遇到困难,企业负责人打个电话,抚州市政府相关领导就会来,除了在开会,可以说是随叫随到。现在企业入园、项目开工的手续大为简化,大部分涉及的行政部门集中于一个办证大楼,一两天就能全部搞定。 抚州知多少 抚州位于江西省东部,辖10县1区,面积为1.88万平方公里,人口380万。“襟领江湖,控带闽粤”,东邻福建,南接赣州市达广东,西近京九铁路,北临鄱阳湖,离省会南昌仅90公里。素有“赣抚粮仓”之称,是国家区域性商品粮基地。农业特色产品众多,南丰、广昌、崇仁、临川分别为农业部命名的中国蜜橘之乡、中国白莲之乡、中国麻鸡之乡、中国西瓜之乡。抚州森林覆盖率61%。抚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有四十多种,铀矿储量为亚洲第一。  2008年GDP434.05亿元,财政收入38.1亿元。抚州自古就有“才子之乡”美誉,其孕育生成的“临川文化”,是江西历史上两大支柱文化之一。